昨天有一个重磅消息,年利率低于3%消费贷突然被叫停,这是消费贷政策的一次重要修正,到底传递了什么重要信号?
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,难辨真假,我们昨天花了一天时间求证消息的真实性,还咨询了专业人士,今天来拆解一下,供大家参考。
首先一个问题,这个消息是不是真的呢?
我们找到一条权威报道,人民财讯3月30日电,证券时报从部分股份银行、国有大行地方分行人士获悉:多家银行接到总部通知称,4月起信用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或上调至不低于3%。
注意啊,人民财讯是由人民日报主管主办的全国性财经类日报《证券时报》旗下的快讯内容平台,足以证实这条消息的真实性。
这个时候突然被叫停,事情就有些敏感了。
两会过后,我们正在全力启动经济,消费贷是3月21日刚刚公布的新政策,这才过去10天时间,就出现了调整,事情就不简单了。
这里面的疑问不少,市场有很多解读,我们来看几个关键问题。
第一个问题,为什么不是立即叫停,而是从4月份开始呢?
很简单,因为部分客户已经冲进银行,第一时间获得利率低于3%的消费贷款了。
人民财讯的报道还提到,有股份银行华东某分行个贷部人员向已获得3%利率以下贷款的客户提示,未提款客户请于周一(3月31日)之前提款。
这里面的意思很清楚,4月份就要叫停3%以下的消费贷了,已经签约的客户需要在3月份提款,完成贷款程序。
第二个问题,我们需要还原一下,3月21日公布的消费贷,到底是一项什么样的政策?
3月21日政策的原文,我们就不重复了,主要提示两个关键点。
1、当时的政策提到,对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给予不低于10个基点的优惠,就目前的利率水平来讲,市场普遍认为消费贷利率将降至2.8%左右,这就是低于3%的消费贷产品的源头。
换句话说,不是银行做错了,而是有些用力过猛了。这两年银行的钱都贷不出去,他们也着急。
2、消费贷专款用于消费,是不能用于其他用途的。
那么问题就来了,有没有人把消费贷款用于提前还房贷呢?我们不说,大家也都知道。
这不是大家刻意钻空子,而是前些年房贷利率太高,房贷压力太大造成的。
为什么前些年房贷利率比较高?不是政策有问题,而是当时的房地产市场一直过热,利率自然就成了一种调节工具。
前几天,我们也做了一期内容,讲到这次的消费贷利率相对比较低,可以帮助大家把以往利率较高的贷款置换出来,腾挪出消费空间来,这是国家帮助老百姓化债。
去年化解地方债,主要是债务置换和延期,这次化解老百姓的债务,也是债务置换和延期。
但是,有网友提示说消费贷款不能直接用来还房贷,我们没有反驳,因为这个观点是对的。
那么,为什么我们说,这次的消费贷可以用来做债务置换呢?这当然不是说消费贷款可以直接拿去还房贷,而是从家庭现金总量的角度来讲的。
举个例子,你家有20万现金,现在有两个选择,要么买辆车,要么提前还部分房贷,减轻还贷压力。这个时候,比房贷更低利率的消费贷来了,你就可以既买车,又提前还房贷了。
所以,消费贷是直接刺激消费,也是帮助老百姓做债务置换,腾挪出消费空间的化债工具。
讲到这里,这次为什么突然叫停3%以下的消费贷,其实已经很清楚了。
这几年很多人发现,我们在大会小会上,都特别强调“系统性解决”,这就是中国经济的新路子。
例如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,“坚持系统观念,处理好经济和社会、政府和市场、效率和公平、活力和秩序、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,增强改革系统性、整体性、协同性。”
所以,这很好理解,贷款利率也是个系统性的问题,既有利率相对高一些的历史贷款,也有利率较低的新增贷款,既有过去利率较高的存量房贷,也有为了刺激消费,利率较低的消费贷。
过去两三年,虽然存量房贷利率和LPR多次下调,但存量房贷利率很多都还在4%以上。
大家拿到新的贷款,如果都着急去还房贷,这笔钱从银行到银行,不就又变成沉默资金了吗?
所以,我们国内的各种利差,也需要系统性考虑。如果利差太大,就会有些人钻空子,直接拿消费贷款去还房贷;相反如果利差不大,这种冒险的事情自然也就少了。
总结就是一句话,中国经济的新路子,不容扰乱。